呼唤写意——安徽省首届写意人物画邀请展在合肥开幕

写意应该没有当代与传统之分,世界上的美术起源源头“作品”都指向写意。写意者,往往在写形的同时注重写心,写出大意象,写出精气神,写出大感觉。落实到写意中国画则呈现非体系、非逻辑性的哲学散文笔法,似乎大朴不..._呼唤写意——安徽省首届写意人物画邀请展在合肥开幕

写意应该没有当代与传统之分,世界上的美术起源源头“作品”都指向写意。写意者,往往在写形的同时注重写心,写出大意象,写出精气神,写出大感觉。落实到写意中国画则呈现非体系、非逻辑性的哲学散文笔法,似乎大朴不雕而处处见法度、见精微。中国文人画,本质上一直是写意主导,自古有一个自为自洽的系统,是世界缤纷艺林的瑰宝。意,是情趣、是味道,有情趣的人一定有味道,画也如此,岂一个写字了得。

开幕式现场

为深入挖掘并传承写意人物画的独特艺术魅力,由安徽省书画院主办的“安徽省首届写意人物画展”7月16日上午在合肥五艺堂艺术馆举行。此次展览由著名写意人物画家王涛领衔,五艺堂艺术馆馆长汪春生总策划,推出王涛、刘筱元、李雷、方贤道、何南燕、高令敏、张洪、黄少华、杨国新、陶合民、郑天伦、刘伟12位画家的近百幅作品。

图片

汪春生致辞

图片

刘筱元致辞

图片

陈明哲致词

图片

王涛接受采访

图片

田黎明接受采访

1979年至1982年期间,‌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院)‌国画人物研究生班毕业的王涛,深居简出,是当代写意中国人物画的干将,担任过安徽省书画院首任院长。他的用笔闳肆、色墨交响、收放自如、天真烂漫的作品充满历史性和抒情性,既有对西方美学的践行,又有对东方艺术道统的赓续——洋溢着个人风趣、体现了时代风骚、散发出地方风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心性超常的王涛来自新安画派,但他的视野是全方位、立体式的。

图片

王涛作品

中国美协会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刘筱元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多位专家的评价和肯定。方增先点评其水墨人物肖像画用笔豪放大气,认为画家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表现语言。他的《虔诚》一画写尽了佛教徒的虔诚之心,《美术报》曾辟专版介绍他的艺术成就。他也是这次展览具体的专业策划。

图片

刘筱元作品

版画家出身,现为淮北市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的李雷人物画,抽象变形,符号性强,多有跨界色彩。其戏曲人物的装饰奇妙不雷同于关良、马得一路,笔道粗犷,块面取胜,憨态可掬。

图片

李雷作品

曾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和徐悲鸿教育基金会美术奖的方贤道1977年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2年入黄胄人物画研究班。他的画带点童稚闲散的纯正,乡土味浓,烟火气足,注意从民间绘画中吸收营养。其画作能够高频率入选全国美展,应该与他反叛千篇一律的传统人物画的努力有关。

图片

方贤道作品

作为12位参展画家中的两位女性画家之一的何南燕,退休前就职安徽省书画院,一级美术师,孤傲不羁。“她的创作不仅饱含大气、‌灵气,‌还有从西部高原汲取的地气、‌从古代文化中提炼的文气,‌以及对材料钻研的走火入魔般的傻气。‌”评得很有意思。

图片

何南燕作品

出身书香门第的高令敏曾任中学、师范美术教师二十余年,桃李芬芳,为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他的前卫性绘画“压抑不抑郁”,杂然赋流形,浓厚的水墨韵致仿佛隐藏太极图般的“暗物质”,令人浮想联翩。

图片

高令敏作品

知“文野”之分的张洪坦言:“平素虽对低俗不屑,自己终然高雅未及。”在他看来,造型立场的不同直接造成表现对象的不同。大写意的容易在于可以“写意”,不容易在于它不可以“太写意”。勤于思考的张洪显然在他的创作实践中把握好了写意的尺度。

图片

张洪作品

中国画学会理事、第六届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合肥师范学院二级教授的黄少华也是一位优秀女人物画家,她有一段感言说得好:“‘自然、平淡’是我的生活基调,‘从容’是我对生活的基本要求。最理想的生命状态是找到一种本真的回归,悠悠然的融入我心中的桃花源……生活如此,绘画亦然。”她与方贤道是举案齐眉的伉俪画家。

图片

黄少华作品

杨国新,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安徽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西绘画都讲究构图、色彩、美学、经验,擅长油画的杨国新的写意中国人物画也能画得风生水起,古装今貌俱能驾驶,构图、色彩、美学、经验汇于毫端,一丝不苟处见洒脱,赋予自家法术,主体意识明晰,卓尔不群。任上,他为推动安徽美术事业发展恪尽职守,贡献颇夥。

图片

杨国新作品

陶合民现为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囯画、综合材料绘画及书法的教学和研究。他的大写意人物画“追求稚拙的趣味和生涩的感觉”,画到生时是熟时,与书法的最佳境界“半生不熟”是同一个道理。技道并重,画家个人的修为、学养等是能够在写的状态下写出来的。

图片

陶合民作品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刘伟认为:“画家不会是自己作品的公正评判人,但却是最理解自己作品的人。”水墨家园的“盘带”功夫对刘伟来说不是太难的事,难在让观众欣赏接受。他笔下的都市背景的人物画是新生代人物画家普遍重视的尝试,不仅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图片

刘伟作品

获得过首届全国连环画•漫画•插图大展铜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提名的郑天伦,是安徽省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主任,属于安徽少壮派画家的佼佼者,人物画只是他净心契道的专攻之一。中国画玩弄形式不行,但失去形式也不行,在限定形式的框架内无障碍施展才华是才华型画家的强项,笔性自在的郑天伦庶几得之。

图片

郑天伦作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观展现场

下午,安徽首届写意人物画邀请展研究会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院长、博导、中国画学会主席田黎明,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陈明,北京文化学者刘墨,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祥明,安徽省书画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陈明哲,部分参展作者以及安徽本地的著名美术评论家、学者刘继潮、 钱念孙、王永林、王永敬、范瓦夏、孟方 、李乔、张继平、许凯明等出席。陈明、陈祥明担任学术主持。

,时长01:07

田黎明研讨会上发言

图片

研讨会现场

安徽中国画艺术有着优秀的写意传统。呼唤写意,在写意精神萎靡的当下,陈祥明总结认为,总体来看,此展体现了画家们对中国人物画写意传统的坚守和传承,体现了对中国画写意精神和理解与诠释,体现了对中国画写意笔墨意趣的把握与探究。同时,此展还体现了中国画写意传统与现代意识的沟通与衔接,画家们或以我之笔墨写古人形象而抒今人情怀,或以传统笔墨写现实诗情而状时代豪情,或引入民间艺术改观国画面目而丰富写意本体,或将乡土气息契合书卷气息而重塑写意品格,或将版画刀版意味融汇国画笔意墨象而别具一格,或在个性书写抒发中将笔性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或在主观意象表现中将现代构成、抽象、变形等运用得炉火纯青。

意在笔先。无论形而上还是形而下,人物画都要看到人物的美,笔法、墨法、图式三合一不能降低审美的高度,不能跟着市场走——美才是永恒的。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